炎炎夏日,血液透析患者在高温环境中面临着独特的挑战与机遇。合理的自我管理不仅能有效预防并发症,还能提升透析效果与生活质量。
以下是透友们的夏季生活指南,助您科学度过炎夏。
一、控水有道:平衡水分摄入的艺术
在高温下,口渴感加剧,但透析患者必须严格控制饮水量,以避免水肿、高血压、心力衰竭等风险。
量化管理:
每周透析三次且无尿者:每日饮水量 = 前日尿量 + 500毫升;
每周透析两次者:每日饮水量 = 前日尿量 + 300毫升;
使用带刻度的水杯,将全天水量分装到小杯中饮用。
避开“水陷阱”:
减少西瓜、黄瓜、番茄等高水分蔬果,以及粥、汤面、肉汤等流质食物的摄入。例如,一碗200克的西瓜含水量相当于半杯水。
智慧解渴:
含服柠檬冰块、用棉签沾湿嘴唇、咀嚼薄荷叶或酸梅,或将柠檬水装入喷雾瓶喷洒口腔,均可缓解口干而不增加饮水量。
二、科学饮食:营养与安全的平衡
夏季食欲下降,但透析会丢失蛋白质,营养补充需更精细。
蛋白质补充:
每周透析三次者:1.2克/公斤/天;
例如,50公斤体重者需60克/天,可通过早餐2个鸡蛋(10克蛋白)、午餐二两鸡肉(40克)、晚餐二两鱼肉(30克)搭配实现。
限盐防渴:
每日盐摄入≤3克,避免咸菜、火腿、挂面等高盐食物,改用葱姜蒜、柠檬汁调味。
三、血管通路:守护生命线
动静脉内瘘或留置导管在夏季面临更高感染和栓塞风险。
内瘘自检:
每天三次(晨起、午间、睡前)触摸震颤感、听血管杂音、观察搏动范围,发现异常立即就医。
抗感染策略:
透析前用肥皂温水彻底清洁手臂;穿刺部位愈合后每日用土豆片湿敷(避开针眼),其含有的龙葵素能消炎活血。
防血栓要诀:
避免内瘘侧手臂受压(如戴手表、侧睡),空调房注意肢体保暖以防血液浓缩。夏季出汗致血液浓缩,是内瘘血栓形成的高发诱因。
四、体重监测:干体重的动态管理
干体重随季节、食欲变化而波动,需动态调整。
测量规范:
每日晨起排空大小便后,穿同类衣物空腹称重。
安全增重阈值:
日增重≤0.5公斤,两次透析间期总增重≤干体重的3%-5%。
脱水警示信号:
低于干体重时出现头晕、肌肉痉挛;高于时则见眼睑浮肿、指压凹陷性水肿。建议每月请医生评估干体重合理性。
五、夏季专属风险防范
防中暑策略:
避开10:00-16:00高温时段外出;外出时戴遮阳帽、着浅色长袖,随身携带酸梅等生津食物。
空调使用智慧:
室温维持在26℃左右,避免直吹。出汗后勿立即进入低温空调房,以防血管痉挛。
皮肤瘙痒管理:
勤洗澡更换棉质衣物,用冷藏芦荟胶冷敷止痒。适当出汗可打开毛囊排出毒素,但需及时补水控重。
通过以上指南,透析患者可以在夏季更好地管理健康,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