痛风是一种慢性疾病,主要特征是由于尿酸水平过高导致关节炎症状的发作。尿酸是一种自然代谢产物,通常在肾脏中排出体外。正确规范的治疗可以减少痛风发作的频率,促进恢复,但有的患者表示,痛风总是反反复复发作,这是为什么呢?很可能是陷入误区,看看以下四点有没有做好。
误区1 只顾止痛不顾降尿酸
只通过止痛药来缓解症状,而不积极降低尿酸水平,可能无法治疗痛风,会使其反复发作。积极降低尿酸,既要做好饮食生活方面的管理,必要时也要服用非布司他等药物来管理和预防痛风的发作。
误区2 没有改善生活习惯
生活习惯对痛风的管理至关重要,这是药物治疗的“有力搭档”。比如骨头浓汤、动物内脏、海鲜等高嘌呤饮食,不利于改善病情;另外,长时间不锻炼,运动量过少时代谢无法保持良好,原本高尿酸这种情况更难好转。
误区3 血尿酸达标后即可停药?
自行停药可能导致血尿酸水平再次升高、痛风反复发作。治疗痛风需要长期规范用药,不可随便停药。血尿酸长期维持在360μmol/L以下,且痛风石逐渐溶解后,可以尝试逐渐减少药量。血尿酸持续达标是痛风治疗的关键。
误区4 痛风发作时吃降尿酸药止痛?
降尿酸药本身没有抗炎止痛作用,一般应在痛风性关节炎缓解后开始应用。如果没有充分抗炎的前提,急性期应用降尿酸药物容易导致尿酸晶体溶解致关节炎持续发作。在痛风急性发作期需要使用抗炎止痛药。